“兩場硬仗”一起打
——遂寧市2020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述評
●快速行動全力抗疫:
船山區第一時間成立區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建立每日例會制度;安居區啟動一級響應,暫停公共場所聚集活動;射洪市、蓬溪縣、大英縣以及遂寧高新區、遂寧經開區、市河東新區迅速投入到戰“疫”中。
●大力支持復工復產:
我市出臺促進項目投資15條措施,為181戶企業爭取納入電價優惠目錄,累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1.15億元。同時還落實1865萬元省市疫情防控專項資金,央行專項再貸款疫情防控重點企業175家、額度14.1億元。
2020年是遂寧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困難重重、考驗空前的一年。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迎難而上、開拓進取,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防疫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境外疫情“零輸入”。
這一年是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的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直接提到遂寧的事項多達8處、位居圈內城市前列,全市經濟在大戰大考中率先突圍、加快復蘇,龍巖人才招聘網,畫出一條迅速止滑、逐季回升的堅強曲線,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
這一年是極不平凡、滿滿收獲的一年。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統籌做好“六穩”“六?!?,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復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出實招出硬招,富民強市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交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時期書寫的非常答卷。
打好阻擊戰
有力有序織密織牢常態化防控網
2020年1月22日,農歷臘月二十八。當天清晨,熟睡中的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男護士林正澤被一通電話驚醒——“遂寧發現首例疑似感染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打好科學防控主動戰,必須分秒必爭。市委當天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系列重要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由此全面打響。遂寧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遂寧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陸續成立,統籌我市各方力量,全力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考驗智慧與能力,更考驗責任與擔當。在市委的統籌安排部署下,市委書記邵革軍帶頭,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正權等市領導紛紛奔赴各縣(市、區)、市直園區、學校、醫院、車站現場督導、暗訪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這場罕見的疫情,全市上下戰“疫”的決心無比堅定,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
各縣(市、區)、市直園區快速行動,同時打響防控阻擊戰。船山區第一時間成立區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建立每日例會制度;安居區啟動一級響應,暫停公共場所聚集活動;射洪市、蓬溪縣、大英縣以及遂寧高新區、遂寧經開區、市河東新區迅速投入到戰“疫”中。
鄉鎮街道狠抓落實,全面構筑“防疫長城”。每一個居民小區、每一條街道、每一個交通卡口,都有疫情重點告知和重要提示,再加上巡邏隊、宣傳點、微信群、醫療點等,鄉鎮和街道建立起了監測預警、快速反應、信息交流、應急保障等立體綜合防疫體系,織密織牢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防聯控網絡。
市委、市政府見勢早、行動快,防控措施落地見效。3月10日,我市17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的最后兩名患者治愈出院,5天后我市疫情風險地圖全部變成健康“綠”。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市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
打好總體戰
統籌兼顧經濟增速持續回升向好
2020年12月28日11時40分,隨著成工重工“遂寧造”首臺產品的正式下線,遂寧創造了國際重型機械裝備界少見的奇跡:從開工建設到投產下線僅用時9個月。
奇跡背后不僅是遂寧一流營商環境的客觀體現,更透出了遂寧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
受疫情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禁足”、停工、停業……整個社會仿佛被按下“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