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近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廈門市城市氣象保障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2022-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提高城市氣象保障服務水平,將廈門建設成為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典范。建立城市分區、分時段、分強度氣象預報預警業務,國內新聞,數字網格預報空間分辨率達到1公里,預警產品0—12小時更新頻次不低于1小時,0—2小時更新頻次為10分鐘。城市氣象預警信息快速靶向發布與傳播能力顯著增強,預警信號精細到鎮街,預警服務信息融入城市治理網格。
根據方案,廈門將構建平均間距25公里的大氣溫、濕、風、水凝物和氣溶膠等5條廓線的全時域綜合協同觀測網。圍繞生態、交通、旅游、海洋等發展和防災減災需要,建設綜合交通、港航、雷電、海霧、溫室氣體、臭氧等專業氣象觀測網。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提出將打造市民專屬氣象臺。研發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多領域,采用圖形、視頻、動畫等多形式的公眾氣象服務產品,依托“知天氣”App等渠道為市民提供需求自動感知、精準匹配、主動推送的分眾化氣象服務。研發面向公眾的個性化需求氣象科普產品及衍生周邊,進一步打造文創IP形象“廈天”,將廈門臺風科技館和廈門青少年氣象天文科普館打造成類博物館。
下一篇:中國大別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