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公布2023年度全球推薦旅游地名單(25處),龍門石窟作為中國唯一上榜的目的地,入選“文化類”旅游地推薦名單。
據了解,“2023 Best of the World” (“世界最佳”)榜單以“尊重”為主題,共分為“社區”“文化”“冒險”“自然”以及“家庭”五個類別,囊括了25處旅行目的地。其中,龍門石窟因其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成功入選“文化類”旅游地。
?。ㄐ。奥宥妓慕?,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白居易(唐)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F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游景區。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2007年5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龕、10萬余尊造像、2800余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由于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瑯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奉先寺是龍門石窟開鑿規模最大的摩崖像龕,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如果說奉先寺代表著唐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那么盧舍那大佛就是這座東方石刻藝術殿堂中最閃耀的一顆明珠。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ㄐ。叭魡柟沤衽d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薄抉R光(宋)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蔽迩Ф嗄甑奈拿魇纷屄尻柍錆M了兼容并蓄、引人入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