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翁文靜
6月9日8時到12日18時,109個鄉鎮187個站點雨量超過100毫米、兩個鄉鎮3個站點雨量超過250毫米——這場入汛以來最強的持續性強降水,以超出歷史極值118%的數據再次刷新了6月福建省龍巖市累計雨量歷史極值。
雨情、汛情帶來的疊加考驗對于處在“第一道防線”的氣象部門而言,面臨的不僅是刻不容緩的嚴峻形勢,更是初心、責任、擔當的考驗。
11日9時27分,龍巖市氣象臺變更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新羅區氣象臺10時02分提前全網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11時30分,龍巖市氣象局提升暴雨二級應急響應。各項氣象應急保障工作在第一時間落實。
“早在6月4日,我們就收到了氣象局發布的專題天氣報告,提醒我們會有150毫米以上的降水,讓我們及時騰庫發電?!饼垘r市棉花灘水電開發公司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黃偉平說,龍巖人才招聘網,他們根據降水發生發展情況調整了水庫生產計劃。
棉花灘水庫作為閩粵兩省交界處的大型發電水庫,肩負著上游汀江流域防洪、行洪安全和下游廣東韓江流域的洪水削峰錯峰作用。如何讓水庫在這次天氣過程中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地開展防洪調度,對于龍巖市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這個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集體而言,是一個挑戰。
從6月4日起,市氣象局便加強對棉花灘水庫等大型水庫及其他重點水庫的跟蹤服務,主動了解水庫水情及生產計劃,努力在降水時段和水庫防洪調度等關鍵時間節點提供更加精細、有效的氣象服務。市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副主任賴巧珍腳踝意外受傷脫臼,本應該靜養的她,卻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堅守服務一線?!爸灰鞖膺^程沒有結束,我們每個人都緊繃著一根弦?!辟嚽烧湔f。
防汛指令層層傳遞,氣象服務壓緊壓實。截至6月13日9時,降水過程基本結束,市氣象局先后發布雷電預警信號9次、暴雨預警信號23次,其中暴雨紅色預警信號3次;發布預警短信34次,覆蓋全市兩萬余人。堅守了4天的氣象一線工作者,心里終于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