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2月7日至2月15日(臘月二十二至除夕),出城返鄉客流將較為集中,各高速道口交通高峰將不時出現。其中,2月13日至14日上午,高速公路及其收費廣場車輛出行交通壓力較大,可能出現車輛積壓排隊現象。
2
春節后探親返程高峰。2月19日至2月20日(正月初四至初五),部分人員將會選擇提前返程,將迎來第一波返城高峰,各高速公路進城方向,交通壓力間或增加。
3
學生返校及務工返城高峰。2月25日至3月3日(正月初十至正月十六)前后,各大高校陸續開學,學生離家返校與群眾外出務工交通流相互交織疊加,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將相對增大。
4
務工人員返程高峰3月3日至3月12日(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五),以中長途出行為主的大批務工人員組成的返程高峰將會是春運期間最后一波流量高峰。
(二)全省天氣情況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1月31日后期至2月2日,全省天氣多云到晴,氣溫明顯下降,中北部地區有霜或霜凍,西部北部地區有結冰,給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三)事故主要特點
近三年春運期間我省交通事故主要呈現以下七個特點:一是閩南沿海事故總量較大。福州、泉州、漳州三地事故死亡人數占全省總數的58.5%,死亡人數排名靠前的縣(市、區)均集中在沿海地區。二是酒駕、無證駕駛嚴重違法引發的死亡事故占比較高。兩種違法行為引發的事故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數的5.5%、13.68%,與全年平均數相比,分別高2.1個、2.7個百分點。三是重點道路事故多發。沿海一線的國道324線、省道201線,以及連接南平、三明、龍巖的國道205線事故總量位居全省國省道前列;2017年沈海、福銀、京臺高速死亡人數合計占全省高速公路總亡人數的70%。2016年沈海、泉南、廈蓉、長深高速死亡人數合計占全省高速總亡人數的93%。四是春運前期及春節假期前后事故多發。春運首日至春節假期前事故較為高發,日事故死亡人數較春運日平均數高5.24%,尤其是春運開始前3日及春節假期前3日事故死亡人數分別占春運前期總數的21.25%、20.36%。從事故多發時段看,春運期間17時至21時事故死亡較為集中,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數占總數的19.85%。五是高速公路亡人事故多發生在下半夜和下午。如2017年,1-3時、5-7時發生亡人事故13起,占事故總量的43%,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57%;2016年,4-5時、15-16時發生亡人事故9起,占事故總量的20%,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40%。六是惡劣天氣事故多發。如高速公路2017年陰雨天氣下發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總量的33%,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39.13%。七是高速公路小型客車、重型貨車是引發事故的主要車型。如2017年,小型客車發生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數的54%、59%;重型貨車發生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均占總數的14%。2016年春運期間,小型客車發生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數的65%、59%;重型貨車發生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分別占總數的23%、40%。
(四)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分析
01
氣候因素。受全球拉尼娜效應的影響,我省今年春運期間氣溫較低,天氣以低溫多雨為主,西北部高海拔山區可能有降雪,特別是高速公路隧道口、路橋結合部位存在結冰隱患問題。2月27日、28日前后均可能有持續性降雨,給返校返城長途客運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02
人的因素。人是參與交通安全的主題,因為春節返鄉團聚習慣觀念影響,春運交通活動的頻繁,人與車、車與車之間的交通沖突機會增加,人們的傳統交通觀念、出行習慣的沉積在短期內難以有較大轉變。
03
道路因素。高速公路特有的道路條件(道路平坦、線形較直)、交通條件(車速高、車流大、干擾少)、周圍環境(車外景色單調)容易使駕駛員產生疲勞感,注意力分散,致使反應遲緩而引發事故。
04
出行因素。盡管動車、航班等交通建設給群眾出行帶來較大便利,但長途客運班車仍是春運客流的重要補充。從往年事故情況看,營運客車事故較平日有一定程度增加,營運客車駕駛人疲勞駕駛、2至5時違規運行等交通違法、盲目追求利潤的行為是造成客運事故上升的重要因素。春節前后,宴請、民俗活動將勢必增多,加之高速免征,高速公路酒駕事故風險隨之上升。
二、春運安全出行提示匯編
福建公安交警提示:
1
千里歸鄉路,平安是幸福。春節自駕車回家過年,請合理安排行程,出發前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行車途中切勿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全天駕駛時間累計不超過8小時,連續駕駛達4小時或感覺狀態不佳時,應立即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保持精力充沛,切記:平安才是離家最近的路!
2
出行前要提前檢查車輛狀況,保證燈光、制動、轉向、輪胎等技術性能安全有效,提前了解出行路線沿途的天氣情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