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習近平主席赴鄰邦緬甸開啟2020年的首次出訪,這也是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四次把新年首訪國選擇在了亞洲。當天,習主席在與緬甸總統溫敏會談時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從周邊做起,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訪緬第一天,《時政新聞眼》透過一系列國事訪問活動發現,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乃是此訪的重要關鍵詞。
戰機升空護航 全城熱情迎賓
在外交禮儀中,一個國家派出戰機為外國元首專機護航,表達的是對訪問的重視和對來訪領導人的敬意,是一種高規格的外交禮遇。習主席此訪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9年后再次訪問緬甸。
△這是從地面拍攝到的緬甸空軍護航戰機。(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當地時間1月17日下午,習主席乘專機抵達內比都國際機場。
△這是習主席的專機。(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習主席抵達時,緬甸第一副總統敏瑞在舷梯旁熱情迎接。(總臺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緬甸青少年揮動中緬兩國國旗,用緬文歡呼“中緬友誼萬歲”。(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當地藝術家在機場表演緬甸傳統歌舞。
從機場前往市區途中,多處可見“中緬胞波友誼萬古長青”等字樣的橫幅和巨型標語。
△“胞波”在緬語中,意為一母同胞的兄弟?!稌r政新聞眼》數了一下,內比都共在9個地方設立了大型歡迎標語,內容集中在這些情真意切的語言里。(總臺央視記者馬超、黃京輝、石丞、范一鳴拍攝)
△中緬兩國國旗在空中飄揚。(總臺央視記者楊波拍攝)
沿途民眾載歌載舞,青年學生揮舞兩國國旗,歡迎最尊貴的客人。
△青年學生們統一身著校服歡迎習主席。(總臺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熱情的緬甸人民載歌載舞。(總臺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最熱烈的歡迎 最真摯的情誼
習主席隨后來到緬甸總統府,出席溫敏總統舉行的歡迎儀式。
△緬甸總統府前草木蔥蘢。(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為迎接習主席到來,工作人員幾天前就做起了準備工作。(總臺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熱情的歡迎,緣于真摯的友誼。70年前的1950年6月8日,中緬兩國正式建交。在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中,緬甸第一個承認新中國。1954年6月,龍巖旅游,中國與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創舉。2016年,昂山素季出任緬甸國務資政后,把中國作為東盟以外的首個出訪國家。習主席這次訪緬,是他繼2009年之后第二次到訪。
這一次到訪前夕,習近平在《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引用了中緬兩國一句共同的諺語,“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他在文章中指出,雙方要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兩國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緬甸《鏡報》發表題為《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總臺央視記者陶家樂拍攝)
如何注入新動力和活力?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